心经解读 - 背景知识
般若波罗蜜多⌗
也称般若波罗蜜1,“般若”指的是“智慧”,“波罗”指“彼岸”,“蜜”指“到”,“多”是语尾的拖音,译“了”(有时“多”也可省略),译成汉文合起来是“到彼岸了”。所以原词指的是“到彼岸的智慧“。般若波罗蜜多,智慧至彼岸。
五蕴⌗
解读: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,人的身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。
蕴,意义是积聚,五蕴2即是五种聚合。五蕴包含了色3、受3、想3、行4、识5这五种类的法,各个合为一集,都是因缘和合的,它们相续不断的生灭,故五蕴的意思是五种不同的聚合。五蕴也被翻译为五众或五阴。“五众”是五种众多的法聚合在一起;“五阴”是五种法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之意。在五蕴中,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,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。
色蕴⌗
解读:一切真实存在的,能够感受到(包括看到、听到、闻到、摸到等)的物质,即色蕴。
色蕴3即物质的积聚。色是有质碍,占有一定的空间,久后会变坏。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,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。比如:矿物是物质,它肯定是属于色蕴;但是声音,并非物质,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,故它也属于色蕴。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。
- 内色:就是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(身躯),也叫五根,包括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;
- 外色:就是我们所知的外境,也叫 五境,包括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。
受蕴⌗
解读:来自于六根六境的感受,前五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)的感受即身受,意根的感受即心受。
受蕴3既是领取纳受之意。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,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。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,它有苦、乐、舍(不苦不乐)三种感受;心受由意根(六根即五根加上意根)所引起,有忧、喜。固受有苦、乐、舍、忧、喜五种性质。
- 苦受:领纳逆境,身心逼迫,刺激太强,身心感受到苦。
- 乐受:领纳顺境,我们所喜爱的境,身心适悦。
- 舍受:领纳中庸性的境,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。
- 忧受与喜受:忧受是担心、忧虑种种的事务;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。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,心心相续而产生,并非由六根而来。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,你内心很快乐,这就是喜爱。苦、乐、舍三受是六根‘接触外境后’,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,所以忧、喜是烦恼,苦、乐、舍不是烦恼。
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。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、乐、舍三种感受,它们生生灭灭不已,称为受心所。
想蕴⌗
解读:受蕴的下一阶段,即心理感触、心理活动。受蕴最终都以想蕴存在人体意识中。
想蕴3: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。也就是看、听、接触东西时,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,然后为它安立名称,生起认识的心理。
六根与外境接触,内心构画出种种外境的相状,对外境起决定的心理,并且安立种种的名称,既是所谓名相的安立。这个名相是众生主观的安立,而在这名相中执着有一个实有的个体。
想蕴跟受一样,也是从六根而来。眼睛接触的境所生的这个想,既是颜色的相貌,称为色相;耳朵分别声音的相貌;鼻子分别气味的相貌;舌头分别味道的相貌;身体分别接触的相貌,那么我们的意则分别心念想的相貌。
这些种种的相貌都是我们内心把它构画出来的。这个想与受一样重要,因为只要我们在受的同时,我们的意识--心,就来回不停地在六根那儿作想,由这个想我们分别外境是如此这般,这般如此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,所看、所听到的事事物物,过后心中区别它们,都是由想得来的。
行蕴⌗
还未理解,引用其他解读6:产生了苦乐感受的受取作用之后,接着生起的贪欲、嗔恶,或与之不相关涉的其他心理活动。通常的情况,总是对于可悦的事物起贪欲心;对于不可悦的事物,起嗔恶心,但是也有觉得无头痛痒的,或因甲境而想到乙境上去的。
行蕴7:“行”是造作之义,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,所造作的行为有善、恶、无记三种心理,称为心所生法,又称为心所。
行蕴是很复杂的,我们的心所生的种种心念,称为心所。这些心所除了受与想之外,其余的一切心所生法,这些心的行为(心行)皆是有造作的,并且念念迁流变化,都称为行,这种种的“行”聚合在一起,则称为行蕴。
在我们的心念中,除了识、受和想以外,其他的心念都是行。这些心会造业,是有造作的。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,因为这些心念驱使我们的身、口、意去造业,所以行蕴是五蕴中造业的主要心理作用。
识蕴⌗
解读:或可以理解为认识,对这个世界的认知。
对于所接触的境物,了别识知,即是意念或意识的活动,也即是心的主体。前面的受、想、行三蕴,是心体的现象,识蕴6才是心的主宰。故也可将受、想、行的三蕴,称心王所有之法,识蕴便是心王。
五蕴的关系⌗
五蕴中的色蕴,分为内色与外色,就是根与境(尘)。尘是所知道的境,根是我们的识依靠它来知道外境。心与境接触的时候,那个接触的心理称为触。触当时能知外境的是识,心、境接触之后,就会连续的生起受、想、行。过后苦、乐、舍三种受即生起。同时心构画种种的形相。而且给它们种种名称,此既是所谓的想。我们安立名言后,加上烦恼,就生起善、恶之心,甚至发动身、口、意去造业,这就是五蕴 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之间的关系。我们的生命就是这样一直连续不断的活动。
舍利子⌗
心经中的“舍利子”是音译,其实就是舍利弗,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。因为他持戒多闻、敏捷智慧,反应非常快,非常的聪明,有智慧,善解佛法,很善于去了解或者去阐述佛陀的智慧。所以,舍利弗在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里,被称为智慧第一。4
空⌗
也叫空相5,真空的本体,假象、幻象。
三世诸佛⌗
三世诸佛89,指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这三世的一切诸佛,又叫作“一切诸佛”、“十方佛”、“三世佛”。“诸佛”是指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一切佛
菩提⌗
“菩提” 意思是觉悟、智慧,用以指人忽如睡醒,豁然开悟,突入彻悟途径,顿悟真理,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。菩提是大彻大悟,明心见性,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,也就是达到了涅槃的程度。涅槃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,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。10
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⌗
无上正等正觉11,又作无上正等菩提、无上正等觉、无上正觉,音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、阿耨多罗三耶三菩,意为“至高无上正确彻底的全面觉悟”,旧译作无上正真道。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觉悟、最高涅槃境界,证得此者与成佛无异。